天等县民族高级中学怎么样(2025参考)
一、办学特色鲜明,民族文化浸润校园
天等县民族高级中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将民族文化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体系。学校常态化开展打榔舞、竹竿舞、高杆抛绣球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,并定期举办民族歌舞比赛、美食文化节等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为强化文化传承,学校开发《壮乡榔[](@replace=10001)》《壮乡民俗风情[](@replace=10002)》等校本教材,设立民族博物馆,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,形成“民族文化墙+特色课程+实践体验”的育人模式。
二、师资力量扎实,创新教育模式
学校依托海亮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区平台,引入浙江、广东等地优质教育资源,通过跨区域教研、名师工作室结对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。教师团队中既有高级职称教师领衔,又有年轻骨干力量注入,形成“老带新”的成长梯队。政治教师方春娜等代表教师注重因材施教,将案例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,构建“严慈相济”的班级管理体系,其带领的班级学风积极向上,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。
三、设施条件优化,育人环境全面提升
校园占地面积广阔,配备现代化教学楼、标准化宿舍及开放式阅览室,藏书量达2.5万余册。近年新建的多功能阶梯教室、舞蹈室及电子图书室等空间,为多样化教学提供硬件支持。学校实施电路改造和空调安装工程,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,697台空调覆盖教学区域,打造舒适的学习空间。特色文化长廊、民族团结主题宣传栏等景观设计,营造出“香化、绿化、文化”并重的校园氛围。
四、合作办学赋能,教育质量突破发展
作为天等海亮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区成员校,学校与天等高中共享管理经验与课程资源,实施“考核共评”“教学共研”机制。通过引进清北朋辈导师开展生涯规划讲座、组织跨省线上同课异构等活动,激发学生内驱力。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同比增长60%,创下职教本科升学新纪录。优秀生源留存率从2023年的82.8%跃升至2024年的96.8%,彰显社会认可度的飞跃。
五、德育成果显著,辐射示范效应突出
学校构建“党建+榔韵五育”培养模式,将国防教育、红色文化融入大课间操和社团活动,培育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的品牌影响力。通过“美德少年”评选、环保实践等德育载体,塑造学生诚信守礼、勤俭节约的品格。其办学经验成为区域标杆,2024年自治区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现场会在此召开,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。
免责声明:本文关于天等县民族高级中学怎么样(2025参考)的相关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整理,如天等县民族高级中学怎么样(2025参考)网页的内容出现抄袭侵权的内容,可以点击网站底部联系客服,本站将立刻删除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。如已特别标注该文天等县民族高级中学怎么样(2025参考)为本站原创文章的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