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怎么样(2025参考)
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作为一所扎根广西、面向东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,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,已成为区域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颗新星。其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,在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方面更是走在行业前列。
一、立足区域发展的办学定位
学校以培养适应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形成了“民族性、区域性、国际性”的办学特色。依托广西民族大学的资源优势,该校构建了涵盖数字科技、数字经济、数字艺术等领域的五大专业集群,并与吉利集团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,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。2021年启动的数字化转型战略,使其成为广西首个获批建设超算中心的高校,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二、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
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,开设44个本科专业,形成了覆盖文、理、工、经、管、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税收学等5个专业入选广西一流本科专业,国际经贸类专业群成为广西首批转型发展试点。独特的“专业+语言”培养模式,将东南亚语言课程嵌入经贸、管理等专业,培育出既懂专业又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。与10余个国家35所高校的合作网络,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实习与交流的广阔平台。
三、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
学校推行“3+1”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,14个专业实施三年国内学习加一年海外实践。校企共建的智能汽车实验室、虚拟现实教学中心等54个专业实验室,实现了教学场景与产业前沿的无缝对接。通过银河证券、核芯达科技等企业的深度参与,形成了“校中厂、厂中校”的育人格局。近三年学生斩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34项,在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赛中屡创佳绩,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%以上。
四、持续升级的办学环境
2021年整体迁入友谊路新校区后,学校拥有三个现代化校区,总占地面积达2136亩。投资建设的超级计算中心、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等设施处于区内领先水平,图书馆藏书182万册,其中电子资源占比40%。校园生活区配备地下商业街、标准化体育场馆,食堂三层空间可容纳数千人就餐,宿舍实行5-6人间配置并全面覆盖网络,为学生创造了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作为广西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标杆,该校正朝着建设南宁数字科技学院的目标迈进。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、推进数字化转型,这所年轻高校正在书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篇章。
免责声明:本文关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怎么样(2025参考)的相关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整理,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怎么样(2025参考)网页的内容出现抄袭侵权的内容,可以点击网站底部联系客服,本站将立刻删除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。如已特别标注该文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怎么样(2025参考)为本站原创文章的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,谢谢!